盛岡是日本南部鐵器的發源地。400多年前的江戶時代之初,武將南部信直修筑盛岡城。此地盛產鐵砂、巖鐵,又多川砂、粘土、漆、碳等原材料,于發展鑄物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寬永二年(1625),鈴木越前守縫殿家綱,從南部家的本國甲州,來到盛岡,成為御用鑄物師。主要制造佛具、梵鐘,是藩主代代的御用物品,并為盛岡城鑄造了時鐘。和他差不多同時來到這里的,還有釜師小泉五郎七、有坂、藤田等人。
從此,盛岡開始了鐵器的制造,漸漸成為鐵器的重要產地。最初來到這里的鑄造師,也在后來發展成南部鐵器的四大流派:有坂家、鈴木家、藤田家、小泉家。然而現在,從日本寬永年間得享盛名,迄今延續400多年的的鈴木盛久之名,面臨失傳。
昭和五十七年(1982),日本盛岡,62歲的鈴木貫爾突然逝世。六年前,他剛剛從父親那里繼承鈴木盛久的名號,成為日本南部鐵器鑄造技藝的代表,鈴木盛久工房的第十四代傳承者。
鈴木貫爾的長女熊谷志衣子決定繼承父親的名號,將祖先的技藝和榮譽延續下去。她開始學習古老的鑄造技藝。在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盛久的眼中,南部鐵器是“強硬的金屬,在其顯示出最柔和的一面時,感受到它的溫度,內心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柔。想賦予它生命,鑄造出有生命的器物。”
南部鐵器確非普通的器皿。生鐵鑄造的鐵壺,無論是大的鐵瓶,還是小的急須,鐵質所特有的樸拙厚重,都合于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美學追求。在黝黑的器身上鑄造出纖細的紋樣,無論繁復纖巧,都不減其敦厚。在日常的烹煮和摩挲中,鐵器的表面受到潤澤,呈現出近乎陶器的溫潤光澤,毫無鐵器的堅硬冰冷。
鐵壺收藏家佐佐木繁美說:茶道世界講究侘、寂之風。鐵壺有一種枯淡的氣質。歷經光陰淘洗,愈見侘與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