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日本茶道,鐵器似乎是最適宜的器具,連聲響也成為境界的一部分。明治時代美術家岡倉天心在《茶之書》里寫道:“他們安靜地順次進入茶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首先向壁龕里的掛軸和鮮花致禮。等到所有的客人都落座以后,除了鐵壺中的水沸聲之外,再也沒有聲音打破茶室中的寂靜時,主人才會進入茶室。鐵壺中發出靈妙的聲響,為了這種獨特的音調,鐵壺底會放置一些鐵片。從這種音響中,人們會聽到云霧繚繞的瀑布低沉的回聲,遙遠的海浪拍打巖石的回聲,暴風雨掃過竹林的回聲,或者遠山松濤的聲音。”
雖然南部鐵器除了茶道中使用的湯釜、鐵壺和花器,還有鍋、釜等日常用品,以及佛具、風鈴。但是南部鐵器的出名,實在有賴于茶道的興盛。
從鐮倉時代時代開始,歷經500年,日本學習中國的茶文化,逐漸發展出獨特的抹茶道和煎茶道。當時,南部藩的第八代藩主利雄公特別喜愛茶道,茶道也隨之在盛岡城里的武士和商人中流行。那時飲茶煮水用的鐵鍋,被稱為湯釜,由御用釜師制作。第三代御釜師小泉仁左衛門試圖改良現有的飲茶工具。他在湯釜上鑲嵌壺嘴、添加壺把,制成水壺的式樣,稱之為“鐵瓶”。這比湯釜要更加方便。南部藩的這種新茶具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被幕府和各藩主當做送禮佳品,風行一時。
不過南部鐵器的名聲大噪,還是明治四十一年(1908)的事。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大正天皇到日本東北地方巡查,參觀當地特產,其中就有南部藩制造的鐵瓶和湯釜。各大報紙紛紛報道皇太子的行程,南部生產的鐵瓶、湯釜也因此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