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中國紫砂藝人的職稱評定一樣,日本鐵壺的制作匠人也有嚴格的職級,甚至對于具有什么資格才能在作品上留名都有限定。要了解日本鐵壺,傳統工藝士和“人間國寶”無疑是兩個不可回避的兩個名詞概念。
1、傳統工藝士
簡單來說,傳統工藝士是日本傳統產業的專業職稱,需要通過特殊的考試來獲取。其報考條件非常苛刻,除了高超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在業界服務12年以上。而每年的錄取率卻僅有百分之三左右,基本上要考三、四次才能通過。
傳統工藝士資格的取得是非常困難的,能夠獲取此資格的釜師匠人往往都是業界的精英名家和技藝卓著之輩,甚至可以堪稱一代宗師,其作品亦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2、人間國寶
“人間國寶”的稱呼是媒體的造語,其官方稱謂為“重要無形文化財”,在藝能表演領域是指那些獲得該稱號的表演藝術家;而工藝制作領域則是指那些得到該榮譽的“身懷絕技者”(藝人),他們都師傳弟(子)承,沿襲宗名。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認定”及“解除認定”無形文化財產中重要無形文化財產即“人間國寶”的權限和程序,還規定了被認定的“人間國寶”享受的權利和負有的責任及義務。重要無形文化財產有3種認定方式,即“個項認定”、“綜合認定”和“持有團體認定”。
“人間國寶”屬“個項認定”中的“身懷絕技者”。一般是先由辦事機關———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文化廳在咨詢文化財專門調查會成員的基礎上篩選出認定名單,提交文化審議會審議,經審議通過后,由文部科學大臣最終批準并頒發認定書。文化廳長官負責監督被認定的“人間國寶”在傳承“絕技”時,要進行記錄、保存并公開,使他們“實現藝術價值,負起歷史責任”。“人間國寶”每年可從國家得到200萬日元補助金,用于磨練并繼承“技藝”,培養繼承人。
因此,即使身懷絕技,取得了很高社會地位的人,如果不收弟子,藝不外傳,最終也不會成為“人間國寶”。日本近代鑄造領域獲得“人間國寶”尊稱的僅有高橋敬典、長野垤志、角谷一圭和十三代鈴木盛久4人,當代鐵壺名家也只有云色堂和田美之助、御釜屋小泉仁左衛門等極少幾人,其作品無疑是代表著當代手工藝術的最高水平,堪稱當代藝術瑰寶,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