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是何時開始誕生的雖然不是很清楚, 但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應該就是鐵壺的原形。在江戶時代天明期(1780年代)的古文書中有記載鐵瓶(鐵壺)此名稱, 由此可推知鐵壺在庶民間開始普及是在此時期, 而在幕府到明治時期在民間鐵壺的使用更加普遍。
鐵壺的產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條釜座、山形鑄物、長濱的晴壽堂、京都的龍文堂與南部鐵器,其中龍文堂乃以它的銅蓋而聞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買銅蓋。
此外目前手上的資料多為南部鐵器。先向各位說明南部鐵器的來源,為何會有南部鐵器的產生?乃對茶道的造詣頗深的28代南部藩主重直公,因為自己的領地內產出良質的鐵,所以于1659年聘請京都的小泉仁左衛門清行(在廣辭苑查南部也可以得到此資料)來制造茶釜,此可說是南部鐵器的起源。
而南部鐵瓶乃第三代小泉仁左衛門清尊想有個使用方便而且可煮出好水的器具而創作出的作品,之后因需求增多,不僅是茶道的世界連日常生活中也為一般人所愛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部鐵器是在明治時期才開始在全國打開知名度。其理由為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還是皇太子時,訪問盛岡參訪第八代小泉仁左衛門制壺的過程,由于工法精湛獲得極高的評價,被隨行的記者拍下,也在各大報報導,從此南部鐵器在全國打開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