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開始喝茶的,自己也記不清楚了。花季年少,應該是活潑好動的時候,而這些與我無緣。品茗,守燈,捧卷,賞落日,應該是歷盡滄桑感悟的人,而我也不是。一張娃娃臉,淺淺淡淡的微笑,秀發輕揚間,你會覺得我是個孩子,酸澀未熟。
茶大多是爺爺送來的,舊茶堆新茶,便開始好奇的嘗嘗,有了許多的理由來喝茶。我不喜歡甜食,也許是童年時候的中草藥喝的太多了,苦的還不夠,總是要找些什么來代補。
指間輕捏著茶葉投入沸水里,看它們浮浮漂飄,掙扎著舒展,驚艷的綻放。我會清楚的看到葉牙兒,還有花骨朵。于是滿杯活色生香的,溢出絲絲縷縷的香甜。慢慢的茶的顏色也便得深幽起來,一如流動的碧玉,通透悅目。
品茶,心靜自然涼,風送花草香。佛說:無常,無我,無生滅,心若蒙塵,點一盞心燈。其實品茶就是品自己,品人生,苦后回甘,大味至極是無味。也許感悟有時候僅僅是在一瞬間,或是在一件小事上。
走上社會,才知道人生其實沒有什么公平而言,別以為付出就會有希望。跌倒其實很容易,但是爬起來卻需要很大的力氣;失去信心很容易,但是重新點燃希望不知道要打火多少次;自殺謝世很容易,但是堅強的活著不知道要多少的勇氣和毅力。被軟而綿長的針刺痛,是不疼不癢的笑;被流言蜚語包圍,是假言假語的問。也許是我太笨了,腦子轉彎太慢,腸子又不彎彎得打結,只有冷冷淡淡的回應著。從小到大,我都不是太走運的人,也許這就是人的命吧,其實我也認命了。于是安靜有時候是一種必要。一個人好好的呆著,拉開窗簾,迎來一室的星光,關上燈,放首老歌,任它刺刺拉拉的磨。一口一口慢慢的呷著茶,任思緒漫無邊際的漂浮,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夜深獨臥靜靜思,茫茫人生路。
茶喝多了,對許多的事情也看淡了。人生有的是無奈,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人群里,評論別人或是被別人評論。我們也經常對身邊的人說三道四,這是我們人云亦云的悲哀;我們也經常對死去的人指手畫腳,這是我們活著的人無法超越的淺薄。反過來,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也遭遇了這樣的陰晦,便會氣憤人心不古,感嘆世態炎涼。也許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還是平常心看待的好,一簞一飯一瓢一茶而已。
《紅樓夢》里的妙玉喝茶是很講究的,她將梅花上的雪,用花甕仔細的收了,藏于地下五年,夏天開啟,斟于綠玉斗之中。妙玉還說:一杯為品,二杯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驢了。即便這樣,我還是堅持將茶喝到三遍,四遍。一杯濃茶越飲越淡,你我相對無言。人到情多情轉薄,留齒唇香味清歡。
總是喜歡在閑著無事情的時候,抑或是杯子,瓶子,抑或是龍井,碧螺春,還是什么別的茶,手指輕捏一點兒,投入備好的水里,一片茶葉沉下去,另一片茶葉也沉下去,淺淺淡淡的香氣四下飄散。茗杯書卷意蕭然,燈火微明人不眠。月映修竹竹翻風,月光如水水如天。總是這樣入景入情的喝,慢慢的喝,也總是覺得茶中有詩,詩中有茶,回味無窮。于是象老僧悟禪般枯坐著,心中有影,塵間卻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