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喝寶釵殘茶這個情節,發生在第六十二回。當然不是故意喝殘茶的:本來寶黛說話,襲人看到了,去倒了兩杯茶過來;茶來了,黛玉正好走開,寶玉就接了一杯茶,還叫襲人“那不是他?你給他送去”;襲人送來,恰好黛玉和寶釵在一起,兩個人只有一杯茶;襲人本來客氣,要再倒一杯來,而寶釵正好只想喝一口,黛玉又因為“醫囑”不敢多喝茶;于是發生了釵黛共飲一杯茶的小故事。
黛玉有潔癖,其實是心理上的。在現實生活中,她曾用自己的酒杯給寶玉喝酒——大庭廣眾之下,這舉動雖然多少有點輕浮,但也絕不是狎邪淫逸,只是表示親熱而已,和寶玉用湘黛的殘水洗臉,是一個道理。
讀者不明白的是這個問題:黛玉和寶玉共用酒杯,因為他們是情侶;黛玉和寶釵不是情敵嗎?幾乎要不共戴天了,怎么也會共用一個茶杯?而且是寶釵先喝,黛玉后飲?
的確,如果把這個情節單提出來,很難以理解。但如果把前后聯系起來,你會不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呢?
寶釵剛來到賈府時,黛玉對她的確是充滿了妒意:“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兩個初見面的美麗女子,互相不服氣是很正常的。釵黛的矛盾加深,還是由于對寶玉的感情爭奪:寶玉是一心愛著林妹妹的,但是林妹妹總有猜疑,而寶釵也經常誤會,以為寶玉對自己未必沒有感情。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寶玉挨打之后,寶釵對他的感情到達了高潮:“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
寶釵對寶玉是有感情的。但這并沒有影響寶黛的愛情發展:
第三十四回左右,寶玉挨打前后,寶黛互通款曲,達成默契。
第三十六回,寶釵聽到寶玉夢里罵:“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知道寶玉的愛情并不在自己身上。
寶釵非常理智,知道不能從寶玉身上收獲愛情,就及時止損,轉而尋求黛玉的友誼了:
第四十二回,寶釵勸黛玉少讀“閑書”,說得黛玉“垂頭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應‘是’的一字”。黛玉未必肯接受寶釵的意見,但是這樣推心置腹,只有親近的人才能做到。黛玉很感動。
第四十五回,寶釵與黛玉“金蘭契互剖金蘭語”,又一次讓黛玉深受感動。作者甚至稱她們的友誼是“金蘭契”。
第四十九回,黛玉對寶琴毫不吃醋,反而“趕著寶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親姊妹一般”,甚至引起寶玉的狐疑。
于是寶玉私底下問黛玉,黛玉回答:“誰知他(寶釵)竟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他藏奸。”
茶文化 www.yinchaba.com/chawenhua/ 茶與文學 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wenxue/
聯系起來,就不難明白:在寶釵退出對寶玉的愛情競爭之后,釵黛二人就已和解。而兩個才華智慧都非常出色的女孩子,一旦解除心結,就很容易結下比別人更深厚的友誼。
都這樣要好了,共飲一杯茶還有什么忌諱的?
作者:棲鴻看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