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霧茶是西樵山特產之一,葉成卷狀,顏色烏黑,茶色青淡,品入口中,先苦后甘,清香襲人心肺,若用山中清泉泡茶,更是錦上添花。1961年,郭沫若到西樵山攬勝,在其游記《西樵山白云洞》一文中提到:“……飲了西樵的特產云霧茶,入口有澀味,頗苦,而回味清適,如嚼西藏橄欖”。
西樵山林木藏茂,景色清幽。從明代起,這里就有許多學者瀏覽、講學,留下許多古跡和摩崖題刻。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西樵山,在歷史上還曾是名噪一時的茶山。自古高山云霧出好茶,西樵山在東經112°58,北緯22°55,山體如蓮峰簇瓣,山周圓形,直徑約4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山峰高度多在海拔300米上下,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山麓遍布扇形堆積。西樵山的巖峰勝跡很多,有72座奇峰、36個巖洞、28處瀑布,組成西樵山的諸多峰巒。西樵山的海拔高度雖不算高,但是由于它屹立在廣闊的珠江沖積平原之上而顯得格外峻險、挺拔。整個山體,外陡內平,奇崖險壑,貌若千削芙蓉。西樵山自古以來就是山青水碧、遍山綠透、郁郁蔥蔥的天然樂園。山上生長著杜鵑花、玉蘭花、丹桂、古榕、蒼松及遍山的冬菊翠竹等四時花木,素有“南粵名山數二樵”的美譽。
西樵山在北回歸線南,全年陽光充沛,雨量充足。山體多肥沃的水山灰酸性土,并貯有大量泉水,為茶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舊志載:茶經唐末詩人曹松自浙江顧渚山移來,山人即以茶為業,因有茶山之稱。西樵山種茶始于唐代,開拓者是晚唐詩人曹松。曹松,字夢,晚唐安徽舒城人,為詩師法賈島。早年屢考不中,流落荊楚巴蜀間。后南游到廣州,隱居在西樵山黃旗峰黃龍洞中。筑翠微石室耕田賦詩。因見西樵山泉清土腴,甚宜種茶,便千里迢迢跑到浙江,從友人陸龜蒙處取得被列為貢品的顧渚茶種贈給山民,教他們栽植采制之法,這是西樵山植茶之始。從此,西樵山成為了嶺南最早的產茶區。
現今,西樵山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每年都接待成千上萬的各地游客,西樵山云霧茶以其特有的風味而飲譽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