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陳絳《辨物小志》,以擅長墨竹名世的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在四川邛州任上時,得友人寄奉蒙頂新茶。畫家以千里之外的無錫惠山泉水烹飲,他“一啜咽云津”,頓覺身心清爽,“羽翼要騰身”了,欣喜之余作《謝人寄蒙頂茶》,詩云:
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
靈根托高頂,勝地發先春。
幾樹驚初暖,群籃競摘新。
蒼條尋暗粒,紫萼落輕鱗。
的礫香瓊碎,蓬松綠躉均。
漫烘防熾炭,重碾敵輕塵。
惠錫泉來蜀,乾崤盞自秦。
十分調雪粉,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無鬼,清吟健有神。
冰霜凝入骨,羽翼要騰身。
落人真賢宰,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澀,莫厭寄來頻。
“蜀土茶稱圣。”古代巴蜀,是中國早期茶事孕育地之一。四川的茶葉生產,其源可追溯到巴蜀建國的初期,即戰國時期。四川產名茶,不但起源早,而且種類多,聲譽高。歷史上多稱蜀茶為“上品”、“極品”、“仙品”等。直到初唐,“貢茶亦以蜀為重”(《歲時廣記》)。歷代詩人文士都爭相稱頌蜀茶,白居易有詩云: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詩人在春深酒渴時,適逢新蜀茶寄到,即呼童汲來渭水烹煎,其欣喜之狀,躍然紙上。
“郊寒島瘦”的苦吟派詩人孟郊,獨嗜蜀茶,當他身邊“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時,急如星火地向在朝廷當官的朋友呈詩“乞茶”:“錦水有鮮色,蜀山饒芳叢”,“幸為乞寄來,救此病劣躬”。蜀茶的珍品出自蒙山,故有“蒙山味獨珍”之謂。白居易愛蜀茶,最愛的亦是蒙山茶:“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琴與茶是白居易晚年“窮通行止長相伴”的心愛之物。彈琴他最愛聽《淥水》一曲,飲茶則把蒙山茶當作老朋友般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