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種是武夷山桐木關及周邊小種紅茶的統稱,屬于高端紅茶,帶有獨特的地域標志。而其他地區的非正統正山小種則被稱為外山小種,如政和、坦洋、北嶺、展南、古田等地區。如今市場上的正山小種大多是外山小種以次充好的,導致一些人認為正山小種紅茶越細越好,越小越正宗,其實這是不對的。
真正的桐木關小種紅茶一般以菜茶和水仙茶樹的青葉制成,條索肥實較大,大赤甘的條索甚至可以說是粗壯,并且緊結勻齊,以色澤烏潤為上品,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而外山小種的條索一般比較細小,外表粗糙,色澤呈深褐紅色,沒有光澤。若聞起來香味很濃,很可能添加了香精。
根據不同的工藝和品種,正宗傳統的正山小種茶湯的香氣輕柔,分蜜香、果香、花香、竹葉香等,其中煙種和無煙種皆以“桂圓湯味”為代表,首泡有時還能聞到一絲絲的青味;湯色金黃澄亮,通透性越高代表品質越好,同時以有金圈為上品。而外山小種一般香氣猛烈,“薯香味”較重,或者帶有油煙味;茶湯混濁,色澤呈現為紅色乃至深紅,并且會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較快變淺。
同樣地,泡好的葉底也以肥厚、柔軟、整齊,呈古銅色為優質正山小種,以暗張、死紅、花青、粗老等為品質差的外山小種。輕呷一口茶湯,正山小種的口感綿軟稠滑,甜而不膩,高山韻明顯,回甘悠長,咽下后清甜感覺會由喉嚨散發至整個腦部。而外山小種紅茶的滋味濃烈而單調,尤其是手泡,湯水甜度不夠自然,會有些膩。
同時,數泡過后,外山小種的湯水甜度會消失無蹤,才幾泡便會喝出水味。而正宗的正山小種茶葉質極其豐富,甘甜滋味經過十來泡的洗禮后,絲毫不見減弱。當然,后面幾泡需要久坐杯才能得到這樣的效果。
從桐木關當地村民的嘴里常能聽到一句話,“好茶不怕開水燙,不能用100度水泡紅茶不能算好茶”。桐木關小種需要用沸水沖泡,稍微浸泡后出水。經得住久坐杯,無須擔心湯濃,雖有些厚重,但亦然清甜。但外山小種就經受不了這樣的試煉了,若用沸水沖泡,一旦出水慢了,滋味便會過重,有一種酸味,坐杯的話茶湯更是苦澀,因此至多能用90度水來泡。
總的來說,正山小種不是越細越好,反而是越細小越有可能摻假。所謂正山小種中的“正山”,是指桐木及周邊相同海拔、地域,并以同種傳統工藝制作,即為正宗,而“小種”說的是其茶樹品種為小葉種。2005年,在傳統工藝基礎上,正山小種誕生出了金駿眉紅茶。后者完全選用芽頭制成,因此“越細越好”的說法更加適用于金駿眉茶葉。
因茶葉品質和采摘標準有別,正山小種分為一芽兩葉和一芽一葉。前者又分為葉未開張茶青所制成的“小赤甘”、葉開張茶青所制成的“大赤甘”,大小赤甘也被稱為“銅駿眉”;后者制成的正山小種則被成為銀駿眉。